《论语》读后感2000字

作者:董彤 时间:2022-06-15

《论语》是由孔子弟子所辑录的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言行的典籍,全书共20篇492章,一万余字,各篇都以每篇开始的两字或三字为篇名,如第一篇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为首句,于是第一篇便定名为“学而篇”,第二篇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首句,于是第二篇便这名为“为政篇”。《论语》约始创于春秋末年,成书于战国初年。

《论语》的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与人的各个方面,有人誉之为“东方的圣经”。其核心内容是“仁”。它既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原则,又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仁”的根本含义则是“仁者爱人”。“忠恕”是由“仁”派生出来的,忠恕之道的基本要求是以诚待人,推己及人。“仁”推广到***就是“仁政”。孔子认为治理好国家,君主一定要重视人品、道德,要讲究信用,爱护民众,这是治国的基本原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zōuyì](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大多数学者认为他的生卒年代为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享年73岁。孔子是殷商的苗裔,周武王灭殷商后,封殷商的微子启于宋。孔子的祖先便是宋国的宗室,后来家世衰微,失掉了贵族的地位。孔子三岁父亲去世,孔子从小与寡母相依为命。他不得不从事各种劳动,广泛地接触了下层社会。

青年时已博学多艺,开始授徒。30岁前后,孔子开始收徒讲学,创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学,孔子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培养了“贤人七十,弟子三千”。50岁时,孔子在鲁国做官,但时间不长,终因鲁国的动乱而离开了鲁国。此后他周游列国,向各国君主宣传自己建立社会秩序、尊重人爱护人的主张,但都没有被采用。68岁,孔子又返回鲁国,开始专心于教育和整理、传授古代文化的工作。中华上古文化正是因为有了孔子才流传下来、普及开来,前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孔子致力于培养士和君子,即为实现仁政、德治培养人才,他很注重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他的教育方针是德才并重,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并重。德育是他最基本的教育内容,即加强弟子们的品德修养。孔子以“仁”为最高目标,为了使弟子们准确地把握仁、理解仁,曾多次详尽地回答过弟子们提出的问题,他还以“六艺”来培养弟子们的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孔子的弟子除个别来自贵族外,大部分来自贫贱人家及少数所谓的“自由民”。而得意门生中,颜渊是住在陋巷的穷苦子弟;曾参,母亲以纺织为业,自己曾种地耘瓜;子路,曾穷得主食草籽,“为亲负米”;子张原是“鲁之鄙人”;闵子骞,父亲出外时还得给父亲拉车子;原宪,家住穷巷,穿戴破旧;公冶长,是被人疑为盗窃而拘囚监狱、受过冤刑的青年;至于比较富裕的子贡,也不过是个属于“自由民”的商人。

据《史记》记载,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精通六艺者有七十二人,称“七十二贤人”。其中最有成就的十个弟子被称为“孔门十哲”。在德行方面出众的有:颜回、闵损、冉耕、冉雍。在政事方面出众的有:冉求、仲由。在言语方面出众的有:宰我、端木赐。在文学方面出众的有:言偃、卜商。孔子弟子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七十二,而且有很多为各诸侯国高官栋梁。

孔子继承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道统,完整地提出了“仁”,奠定了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伦理的基本观念。《论语》中所表现的真实孔子的伟大人格,两千多年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榜样。他把殷周以来专为贵族开办的各种礼仪的“儒术”,改造成为经世济民的“儒学”,孔子自己也就成为中国儒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了。

说实话,论语这种古文读起来相对现代白话文有些费劲,所以只能结合着对重点字的注释和翻译来一点点进行,读起来确实很慢,古文的一个字如“道、政”就有很丰富的含义,用现代白话文就得解释好多。近些年来,孔子学院不断的在增加,截止2020年全球已有孔子学院548家,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学习汉语、学习孔子思想的行列,中华文华正不断在世界各地被发扬光大。但孔子的思想毕竟是两千多年前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两千多年后的现在仍然作为我国儒学思想的标杆,可见的他的思想的超前性。

他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是教会我们一种学习方法,学习过的新知识就是要不断的温习,不是学过就行了,要通过不断温习把知识融会贯通,装进自己的脑子变成自己的来指导实践。但书中也有不少不适合现代的内容,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用现代白话文讲就是“可以使民众由着我们的道路去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孔子的这句话,包含着浓厚的愚民思想。其实他的的很多言论,都是在维护统治者利益。既然立场如此,说出这话也就不难理解了。对统治者来说,愚民和弱民都便于行政管理,也便于使用民力。所以我们读书要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书中正确的观点使自己不断得到提升,也就达到我们读书的目的了。

上一篇 下一篇
优秀日记大全
开学日记
生活日记
学生日记
心情日记
英文日记
成长日记
日记一则
雷锋日记
青春日记
养蚕日记
日记题材
周末日记
环保日记
假期日记
校园日记
感恩日记
生日日记
开心日记
搞笑日记
节日日记
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