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东方书报亭随处可见,繁华的大街,偏僻的小巷,都有它的身影。随着时光的推移,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明亮的图书馆,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暮色四合,天已黄昏。远望公交站旁,一个书报亭背对马路,整体暗红,屋顶犹如一本书,盖在上面。屋顶下面,几个大字清晰:东方书报亭。晕黄的阳光,透过树叶之间的缝隙,洒在玻璃上,映出里面挂在墙上的一本本杂志。走近,一股墨香扑面而来,让人神清气爽。一阵微风吹过,报纸沙沙作响,掀起几页,杂志微微翻起一角。
一个头发灰白的老人,笑眯眯地和老板问好,买了一份《新民晚报》,戴上老花镜,低着头,边走边看,缓缓离开。下班的白领,买了一本《时尚芭莎》,等公交车时,翻看起来。我买了本《儿童文学》,封面上水墨画意境悠远。打开,纸张光滑,字里行间,流露出墨香。精彩的内容让我爱不释手。坐下,认真阅读每一个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看得十分入迷,沉浸其中,已听不到城市的喧嚣。天,渐渐暗下去,一排排路灯,亮起。猛地抬头,发现天已黑,我只好不舍地走上回家之路。书报亭消失了,消失在茫茫黑夜,永不再现。
午后,淡黄的阳光照在地上,我来到上海图书馆。几栋高楼耸立,白瓦墙壁,半圆屋顶。旁边一块大石上,刻着几个斑驳大字:上海图书馆。走上数百级台阶,走进大厅,豁然开朗。阅览室里,明亮的灯光,干净的地板,一排排整齐的书架,一眼望不到边。
我来到书架前,拿起一本《神秘岛》,坐下,细细品味。我忘记了周围,感觉自己好像也在那座神秘岛上,猜想那个神秘人是谁。我的心,随着情节,不断起伏。随着时间渐渐推移,我读完了整本书,但仍然沉浸其中,心情久久不能平息。望向窗外,已是傍晚。椅子上,白发苍苍的老人,眯着眼,手指指字,皱着眉头,仔细阅读着手中的《史记》。一个白领斜靠着墙,一手拿着咖啡,一手拿着《人体解剖学》,有时点点头,若有所思,有时在笔记本上记上几笔。一个小孩趴在地上,抱着《格林童话》,指着拼音,慢慢阅读。暮色四合,我走出图书馆,猛地回头,图书馆灯火通明,灯光下座无虚席。
所有的风景,都有消失的一天,都有被取代的一天。书报亭消失了,图书馆仍然屹立在那里,因为人们对纸质阅读的喜爱,是永不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