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到,欢乐笑,过年饺,不可少。”为了辞旧迎新,除夕这天,家家都要包饺子。
一家人坐在厨房,边包饺子边说笑。大人们聊工作,小孩子聊娱乐,你一句,我一句,其乐融融。
相传是张仲景在冬天为了帮百姓驱寒,医治被冻伤的耳朵,于是就把肉、木耳、芹菜、生姜放到锅里煮。煮好后剁碎,用面包起来再放到锅里煮。煮好后分给百姓,百姓们吃了“娇耳”,喝了汤,身体暖和了起来,被冻伤的耳朵也好了。从此,人们每年除夕都会吃饺子。
除夕一大早,奶奶就开始忙活了。把面粉、食材和调料都准备好,捋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洗菜,奶奶和面,妈妈剁馅,我们各干各的。不一会儿,我把菜洗好了,奶奶把面团和好了,盖上湿布,等面醒一醒。哈哈,好有趣,难道面团要睡一觉吗?这时,妈妈也剁好了馅儿,调好了味儿。
一切准备就绪,接下来可就是“重头戏”了。全家齐上阵。妈妈擀皮儿,我们跟着奶奶学包饺子。妈妈擀得皮可好了,速度也快。只见擀面杖在切好的小面团上,擀一下,转一下面团,几秒钟一个。奶奶呢,她虽一大把年纪,但是手艺活可不赖哦!瞧!奶奶先把皮放在手心上,再舀一勺馅儿放在皮的中间,然后捏起一边,一折一捏,一折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就诞生了。我和妹妹一开始包的饺子,不是馅儿撑破了饺皮,就是饺子“饿扁了肚子”。后来,我们越包越熟练了,人多力量大,饺子很快包好了。
饺子终于可以下锅“游泳”了,嬉戏似的翻滚着,闻闻那香味,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了!饺子上桌了,每人都端起一大碗饺子,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只只饺子里满含着喜庆的年味儿,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