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站在十字路口的今天,中国有责任承担起与自身经济体量相符合的国际责任,反哺全球化。基于长期的全球化研究以及推动中国全球化发展的实践,我们尝试探索一条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文中的三大支柱是:人本全球化、开放性的区域主义以及全球的共存与共治。
七大路径是:
以“人本全球化”为切入点,凝聚全球华侨华人、留学生等的力量,沟通全球,构建共识;
在“筷子文化圈”基础上推动建立亚盟,通过推动区域性的、更高标准的一体化新安排,带动其他区域的一体化合作,最终实现新型全球化;
以“一带一路”夯实新型全球化的欧亚基础,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多边化发展,填平东西方发展“洼地”,实现全球化再平衡;
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创新,推动全球化向更包容、更公平的方向发展;
加强与欧洲国家在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实现中美欧大三角关系的有效平衡;
构建与美国的“新型大国G2关系”,站在全球负责任两大强国的高度,以全球75亿人为重托,加强双方在气候变化、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积极创新全球治理体系,主动分担全球治理责任。
中国推动全球治理升级的思路非常清晰。一方面,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困难局面下,对现有国际多边机制的尊重和维护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首要之义。中国不会另起炉灶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而是强调在现有规则下,特别是G20、联合国和WTO(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改革争端解决机制。另一方面,基于对全球治理责任的“分担”,以及与世界各国“共治”等原则,助力全球治理体系的革新和升级,中国可以通过建立世界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全球气候变化应对组织、全球数据安全组织、全球数字货币组织、全球税收组织、全球智库组织、国际电商联盟等为世界提供更多公共产品。
要实现上述的全球化发展,其时间跨度必然是前所未有的,必然要付出艰辛和努力,但也不会是天方夜谭。如果我们能够理解此前全球化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了解推动全球化背后的那些力量,以及全球化本身一波三折的发展历史,就会清楚全球化是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它可能会遇到挫折,可能会有范式的改变,可能会付出很大的代价,不过它仍是人类未来的方向—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