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空旷的黑色土地笼罩在被夕阳染红的天空下,一只蓝风筝、一根长线,一个人影……
第一次接触《追风筝的人》是张一山在“朗读者”中朗读了这篇小说,“谨以此片,献给那些千千万万遍中,爆发的人们。”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是书的开头,作者那温和轻巧的笔调,描写了阿米尔少年记忆中的阿富汗,展示了一个鲜为人知的温馨幸福的喀布尔。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一个主人公阿米尔,另一个是阿米尔同父异母,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哈桑。
哈桑善良,重情重义,他愿意毫无保留地为阿米尔付出,这种从血液里自然流露出来的对朋友无私的爱,让我感动、震撼。“为你,千千万万遍”,而如今我不假思索便能想到并说出这句话的,是我们至亲至爱的父母了。亲情,这份深沉的爱,从我们出生开始,就默默地在滋润,保护着我们,你可感觉到了?还是像少年的阿米尔一样,习惯到麻木了?
哈桑勇敢无畏,从小时候起就为阿米尔挺身而出,到临死前还保护着阿米尔,这份情谊至深至重,读到了他遇害的那个章节时,我的心像灌了铅一样沉重。
“为你,千千万万遍。”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一直有些痛恨阿米尔,认为他软弱、自私,但是仔细想想,他幼年丧母,在父亲的威严下,渴望得到亲情,得到父亲的认可,所以他选择了牺牲哈桑。阿米尔因为那段风筝往事,一直活在对自己的谴责之中,父亲临终时的一句话,让阿米乐走上了回阿富汗的路——那是一条赎罪的路。为了弥补心中的缺憾,阿米尔费尽周折,找到了哈桑的儿子,并与当年侮辱哈桑的流氓展开了激励斗争,他为心灵受到严重创伤的哈桑之子,重新找回了生命的意义。危机关头的懦弱无助,看到朋友面临危险时的慌乱无绪,失去朋友时的悲伤孤独,所有的一切都在哈桑之子放飞的风筝中得到了原谅与补偿。
我认为书中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友情,也不仅仅是亲情,只要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照见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比如危机关头的那种迷茫,伤害到别人时的一丝快意及过后的惭愧自责,爱情乍到时的浮躁不安,以及时常涌上心头的自责、自卑和赎罪的冲动……这些情感没有虚伪做作,是一个人面临变化的那一刻来不及思索的真实反映,是一个人在夜深人静时的扪心自问,作者的笔犹如一把锋利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出来。
也许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有些苦涩和酸楚,但又有多少人的人生就是这样,犯错、错过,再用一生来挽回。
我想,我也追到了那只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