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是乐府旧题,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王昌龄所处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出塞》也反映了人民渴望和平的愿望。
学生赏析:《出塞》
作者:王晨,罗阳中学八年级
月亮,日日出来玩耍,而我却几时能回。这匹飞奔的骏马带我这荒凉但却有一丝宁静的地方是为什么?太阳落山,月亮升起这美妙的循环,正如朝代的更替一样美好。现在大唐虽努力执政,但塞外仍混乱不堪。正如这明月,多少将士、多少外敌、多少皇帝都会臣服于此,又有多少塞外将士见过如此美景,李广、岳飞哪位没有见过它。月亮也应该为此幸运,它看到了他们最后一面。
走到秦汉时期的关塞,我仿佛看到了一场场大大小小的战争,有的是因政权,有的是因领土,还有的是因为自己的理想。那还有不好的是有多少无辜的将士死于此地,无法回家,无法再效忠祖国,这不仅是遗憾还有一丝无奈。有战争就有死亡,谁也回不去逃避不了。只要参与战争,谁都是受益者,谁都是受害者。有多少国家因为战争毁于一旦。在这漫长的防线中,正如漫长的岁月一般,一直没有停止过战争。道路坑坑洼洼,那些完好的道路都是因为人为的保护而没有受到破坏。就像现在多少人只认识这美丽的大唐,又有谁记得我们这些无名小卒。他们只会给一些生活必需品罢了。将士们只要一到这个地方,也许就会意识到自己将不会回去,一场战争就要几十年,不是病死,就是老死,不是老死也会被国家遗弃。
如果那些永远效忠于祖国的人多了起来,那么不会灭亡,如果好人被那些贪官所迫害之死,到时候那些国家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但那些效忠祖国的人又有多少呢?不都是被逼无奈吗?哪有什么自己愿意到一个随时会牺牲的地方,不都是想要那些钱罢了!如果真有想来此地的人,又有多少人有好下场呢?不是被冤枉,就是选择自杀,还有可能被人诬陷被皇帝所杀。所以说李广大将军还在就好了,我内心感叹道。现在没有几个像李广大将军这样的人了。如果李广大将军在或者像他那样的在边塞一定不会不会被外敌欺负,也不会让自己的国家沦丧老百姓无家可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