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宋。张孝祥
霜日明霄水蘸空。
鸣鞘声里绣旗红。
澹烟衰草有无中。
万里中原烽火北,
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词人任荆南、湖北路安抚使,驻节荆州。当时荆州已成为边塞,词人登上城楼观察边塞情况,心中感慨良多,于是写下了这首词。本词上片描写边塞秋景,烘托边塞气氛和词人心情;下片由写景转而抒情,表达了词人对中原故国的怀念。
学生赏析:《秋风吟》
作者:马艺瑄,初中八年级
“嘎——”凄厉的雁啼划过长空,又是一年秋天。灰白色的雁阵在云中穿梭,与天空融为一体,风卷残云,一派寒意。
秋阳暗淡,衰草连天,淡烟弥漫。远方明净的湖水与天空相连,一片苍茫。边地亦茫茫无垠,无处可归。
“驾——”马鞭声在空旷的原野上飘荡着,迅疾的马蹄声渐远而近,衰草上的霜被踏得七零八碎。旌旗烈烈迎风而展,如他身上泛白的披风般印证着年轮的侵蚀——他已经不知道在这边塞过了几个春秋了。
“报——”帐外传来若有若无的声响。是捷报还是哀闻?他已无暇顾及了。他拉开帐帘,正巧看到担架上抬着的士兵。他记得上个月这个士兵还欢天喜地地与他谈论新过门的妻子,如今正奄奄一息地躺在担架上呻吟着。果然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才应该是大宋男儿的榜样。他勾起唇角,饱含欣慰。
他漫无目的地走着,远离了军营,登上了东门的城楼,往日势不可当的军营如蝼蚁般渺小得匍匐在他的眼前。他也这才发现原来北面的万里中原已在烽火的笼罩下。
秋风骤起,卷起漫天风沙,卷起他残破不堪的衣襟;风沙迷乱了他的双眼,也将他的心房搅乱。
从胸襟中颤抖着摸出一封破旧泛黄的家书轻轻打开,他细细地抚摸着信纸上熟悉的簪花小楷,那是妻子的字。透过墨色的字迹他仿佛感受到了妻子指尖的温度。
家中老母近来身体可有抱恙?幼子近来可否安好?家中近来经济如何?心里有千百种思念,千百种叮咛,可秋风无意,不会捎去他的无限的心事。
他拧开酒袋胡乱地灌进口中,酒液顺着他的嘴角溢出。烈酒烫喉,点燃了他的五腑六脏。半醉半醒间,他看见了妻子温婉的容颜,正要抬手去抚才发觉是镜花水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他抹了一把脸才惊觉泪水掩面,思念成河。
秋风萧瑟,吹来了无尽的悲凉,也吹醒了他的醉意——中原仍未复,人民深陷于水火之中,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思乡的征夫,而朝廷只求苟安,不图恢复,他何日才能恢复中原,何日才能卸甲还乡?
忽然,他望到远处黑压压的凶猛的金兵——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回去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