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生活在无言的绝望中,所谓的委曲求全其实是积重难返的绝望。
——读《瓦尔登湖》感悟
最近,关于打工人的辛苦似乎成为许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那些人处在崩溃的边缘,轻飘飘的一阵风就能把他们打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他们是生活在无言的绝望中。音乐呢,音乐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象的艺术,也充斥着各种负面的情绪。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与社会现象相符,但这不应该是这样。
自古以来,希望都与苦难同在。而在乐坛充满绝望的同时,却很少有积极向上的歌曲。要知道,歌是给人听的,歌和人总有一个是要向上的,不然就会陷入越来越低沉的恶性循环。歌曲是人的情感艺术化后的体现,坦白的说,允许想象。人们的想象中都少了希望与憧憬,那么这个社会该是怎样的绝望呢?尤其是这么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
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音乐和阅读真的很相似,随着时代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面对着同样的问题:“浅”、“碎”。但阅读比音乐的境况要好,因为有那么多文坛大家关注到这个问题,而音乐呢?有句话叫,“15分钟就可以捧红一个人”,同样一分钟就可以捧红一首歌,只要将它的高潮剪下来,作为短视频的配乐,往抖音上一发,视频火了,音乐就跟着火了,音乐就名正言顺的成为短视频的附属品。而正因为它只有一分钟的价值,创作者才会只关注旋律好听,歌词好记,正是这样,歌曲碎片化了,浅了。而且现在还专门就有只有十几秒或几十秒的歌曲片段,以迎合当下需要。
有人说,歌就是服务于人的,这样做有何不妥?《红楼梦》那么深奥,曹雪芹他为什么不写点像《西游记》那样受人青睐的小说,文学作品不也是服务于人吗?《罪与罚》那么伟大,却没有多少人能看懂,它服务了广大群众吗?没有,但这并不影响它成为俄罗斯文学的天花板,音乐与文学相通,音乐也需要一些真正经典、有内涵的作品来服务大众,而并非“热歌”。
当然,我并不是说“热歌”不好,当然有好的歌,但是它更新换代太快了,直就像上文说的,只有一分钟的生命力,现在刷抖音的谁还记得18年的“热歌”,鲜有人知,而像一些老歌,反而现在还有人在听,那些才是真正经典的歌。比方说周董,2000年出道,出道即出名,他的歌几乎首首精品,直到现在他的影响力依旧不减,今年春晚上又看到了他的身影,而且每首歌都有100万+的喜爱人数,这才算真正经典的歌。没有经典乐曲的乐坛才处于一种无言的绝望中。
华语乐坛的另外一个绝望,虚假。开头我们说到,许多歌曲充斥着伤感的情绪。这虽然与社会上打工者的辛苦有关,但又有多少人是真正体会到了这种情绪的呢?一定有人看准时机跟风,想趁机火一把,这只是数量问题。这就是演唱者的问题了,唱功、技巧应当建立在情感的地基上,情感不存在时,人们往往就会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来营造情感,这是没有经典作品的一个原因。我看过一篇文章,讲演戏。中国年轻一代的女演员有点垮,只有张子枫演技不错,算一个趋近成熟的演员,那上面说其他演员在演戏时会通过想自己的伤心事来达到情感的要求,而她是将自己代入角色之中,通过角色的经历来收放自己的情感,这是她的一大优点。唱歌也是一样,或许可以通过技巧来弥补情感的缺失,但那种情感终究是粗糙的、套路的,乐曲也就自然缺少了打动人心的细腻。
可能会有人说我过于悲观,但我虽然明知我们的乐坛现在有缺点,但仍相信它会变得越来越好。因为音乐毕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诗经》开始,每首歌谣都融入了中华民族血脉之中,中国人,是最应将其发扬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