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郑国有个非常出名的集市。每到赶集的日子,集市街道两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摊位。摊位上的东西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有卖食物的,有卖玩具的,还有卖衣服的。集市上更是人山人海,赶集的人们心情都十分愉快。小孩子们手里拿着糖葫芦,兴奋地叫嚷着;大人们也满脸喜色,手里提着大大小小的包袱,一路看着,一路谈笑着。
有一个郑国人想买双新鞋子。他先在家里找来一把尺量了量自己脚的尺寸,记下了尺码,随手把它放在了椅子上,便急匆匆地穿上鞋子,跑向集市。
到了集市,郑国人看见有一个摊位挤满了人。他便匆忙挤了进去,左顾右盼,好半天拿起了一双白色的布鞋子,掏出了一些银子,想要买下这双鞋。当摊主询问他鞋子的尺码时,他一摸口袋,突然拍着脑袋大叫一声:“哎呀,我居然忘带尺码啦!”。说完,郑国人丢下鞋子,拨开人群,急忙赶回家去取尺码。
一到家,他就东翻西找。突然眼前一亮,在椅子上看见那张纸条,一把抓起它,大声喊:“哎呀!我最亲爱的尺码,我总算找到你啦!”于是郑国人拿起尺码,飞快地再次奔向集市。
可是当他紧赶慢赶,跑到那儿,原本热闹的集市现在变得冷清极了。郑国人心中觉得疑惑,便向刚才卖鞋子的摊位走去。发现这里空无一人。他很失落,望着手里的尺码轻声说:“哎,集市全散了,鞋子也没买到。我怎么这么倒霉啊?”旁边有一个路人见此情景,得知事情经过后,疑惑地问:“你为什么当时不用自己的脚来尝试鞋子呢?”这个郑国人头一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宁可相信自己测量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路人听了,先是一愣,随即摇着头、捂着口匆匆离去。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遇事要实事求是,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不能闹出像买鞋的郑国人一样的笑话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