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勤劳兴邦,共书节俭华章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题记
节俭,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十四亿人口,若每人节约一斤米,那我们就节约十四亿斤米,这样贫困山区的人们就会有饭吃。
小时候,我背了许多诗像:“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或许是年少无知并不知道这些诗的意思,只是纯粹的朗读与背诵。但母亲却十分严肃地告诉我:“粮食是农民伯伯们辛辛苦苦播种出来的,它的生长需要经过”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等四季轮回,你一定不知道播种的辛苦。你若是浪费粮食,就等于在践踏农民伯伯的辛勤工作的心血,多么残忍的事啊!”我听了母亲的话后就再也没有浪费粮食。
每天上午放学后,肚子就会一直"咕噜咕噜”的响。这时我们会放下课本,先去洗手,然后像箭一般的速度冲向食堂。排好队打完饭后,我和几个要好的朋友聚在一时吃饭。我的嘴一向很叼,总是不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尤其是蔬菜。就在我刚准备把青菜放在小红的叠子上时,想起了妈妈说的话,于是我立即把手伸了回来,不浪费任何一粒口粮。
每天上学时,我都可以看见有许多学生将未吃完的包子、卷馍、烧饼、拉汤……等扔进垃圾箱。每当我看见他们这么做时,都会语重心长地前去劝诫,他们都说以后再也不将未吃完的饭扔了,听到他们说的话后,我开心地笑了,我知道自己的话有作用了。
节俭,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实践,从身边小事做起,不浪费粮食。虽然现在我们还小不能去种粮食来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但是我们节约每一粒粮食就是对他们的回报!让我们携手一起来从身边小事做起,做一位节俭的中学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