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是用宁静专一来修养身心,用节俭来培养品德。不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成就学业。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驰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丧失,最终枯败衰残,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悲哀地守着那穷困的屋舍,又怎么来得及呢!
赏析:
作者开宗明义,告诫子孙首先要做到“修身”“养德”。“淡泊”“宁静”是互文见义,词汇虽异却表达了“静”的同一思想,都反映了诸葛亮静观万物、静心思考和冷静处事的思想。求学的过程中,必须“静”心,如果一个人“淫慢”“险躁”,无精心,无恒心,就不能振奋精神,不能陶冶性情。文末诸葛亮叮嘱儿子,年华易逝,流年似水,如果不珍惜时光,必将碌碌无为,老大徒伤悲,于是无补。这篇家训可谓是掷地有声,有谆谆告诫之语,更溢溢殷殷期盼之情。